| |
陳容和父親一道背柴火下山,幫母親做飯。 |
| |
因父母殘疾,堅強的她從7歲起,就承擔起了大部分家務,成為父母的小小頂梁柱。3年多來,她說,她就是爸爸的右手、媽媽的雙眼……
小乖乖
武隆縣浩口鄉三匯村地處海拔近千米的大山深處,屬高寒山區。13日,雨雪紛飛,氣溫降到攝氏零度。中午11時,三匯村三組,通往村里的山路上,10歲的陳容正撒腿往山下的家跑。這條從學校到家里的3公里陡峭小路,她已不知往返了多少遍。
“爸爸,我們放假了,這是這學期的成績單。”剛進家門,來不及歇口氣,陳容就從兜里掏出成績單,遞給父親陳少安。“啷個全是字母,到底考得怎樣?陳少安接過成績單,皺眉問道。“現在都用字母打分,A就是優秀,”陳容的話,讓陳少安臉上露出了笑容。
“容,我們不懂,你自己要好好學喲。”母親廖道碧聞聲摸索著,從里屋走出來。“曉得了。屋頭沒柴火了,我去山上撿些回來。媽,等我回來洗菜。”陳容一邊回答,一邊背起背篼向山上跑。
“小心點,莫跑這么快。”廖道碧大聲叮囑,一邊流淚道:“窮人的娃兒早當家呀。”
小大人
說起陳容,三匯村的村民們都很熟悉,用鄰居田夢梅的話說:“這娃兒命太苦,小小年紀,就要承擔一家人的家務。”
陳容就讀于石橋鄉賈角小學四年級,父親陳少安58歲,因家庭貧困,年過40歲也沒討到媳婦。1999年,經人介紹,陳少安與廖道碧相識結婚,婚后1年,生下女兒陳容。陳容母親廖道碧今年31歲,小時因病雙目失明。
因妻子是盲人,陳少安承擔了家里大部分活路,每天去石場打工掙錢,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2008年初,陳容被老師喊出教室:“你爸爸出事了。”隨后,陳容看見父親渾身是血,被推進手術室,媽媽在后面撕心裂肺地哭喊著。原來,陳少安右手不慎被絞進機器,經搶救,撿回一條命,右手卻從此殘疾。
從此,7歲的陳容承擔起了大部分家務:割豬草、砍柴、種地、做早飯,瘦小的她,成了父親的右手和母親的雙眼。
小幫手
“從7歲開始,砍柴、割豬草、喂雞等,基本都是她在做。除了上學和做作業,她回家后,基本上都在干活,從沒像其他娃兒那樣耍過,真是苦了她了。”陳少安嘆氣說,農忙時節,見他一只手種地不方便,陳容就下地幫他種。“個頭還沒有鋤頭高,看著讓人心里不是滋味。”陳容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山砍柴,幾年來,背篼背爛了3個。
“現在,娃兒就像是我的右手,沒有她的幫助和支持,這個家,也許就維持不下去了。”陳少安說,女兒太懂事,所有家務都做得非常熟練。“都說窮人的娃兒早當家,但娃兒還太小,很多時候,真難為她了。”陳少安說,陳容臉上的傷痕,是兩年前砍柴時,不慎摔傷留下的:“作為父親,我感覺自己對不起她。”說著,陳少安哽咽了。
小天使
“我眼睛看不見,在家里走動問題不大,做飯炒菜能對付,但有時需要女兒幫忙切菜生火,遞柴米油鹽。”廖道碧說:“吃飯時,女兒給我夾菜,出門時,她在我在前面領路,一步也不離開。晚上看電視,她在旁邊給我介紹……她就像我的眼睛。”
廖道碧說,陳容每天放學回家干完活,天色已暗,只好點著蠟燭做作業。條件雖艱苦,但女兒的成績卻很優異。“別人的娃兒一天有兩元零用錢,陳容5毛錢也舍不得花,存起來買學習用具。”廖道碧說,上個月,縣領導來慰問,送給每個娃兒一雙保暖鞋、一雙手套和一件防寒服。陳容舍不得穿,現在還放在柜子里。
“我就是爸爸的右手,媽媽的眼睛,有我在,他們會感覺到光明,我會一直給爸爸媽媽當右手和眼睛,因為我是他們的女兒。”10歲陳容的一番話,讓在場所有人唏噓不已。
如果你想幫助他們,請與本報新聞熱線966988聯系。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