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25日消息?去年10月那場特大暴雨,傾泄在海南大地上,城區被圍,居民被困,農田被淹,魚蝦被沖,瓜菜被泡,房屋倒塌,村莊被毀……暴雨洪災給海南造成了巨大損失。洪水無情人有情,黨和政府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抗洪救災行動,眾多黨員干部、人民子弟兵、公安民警等投入到行動中。災后,在省委、省政府指揮下,海南省各地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災區生產生活秩序逐漸恢復。
轉眼間,3個月過去了,春節臨近。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馬東部文昌、瓊海、萬寧三市重災區,親眼目睹了災區面貌一新,生產生活得到初步恢復,感受到群眾信心倍增。
生活:房子會有的
?
1月23日上午,文昌“水毀第一村”——文城鎮陶坡村委會江村的重建新址上,工程隊正在加緊施工。
由海南現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香港椰林閣集團資助600萬元,市政府出資300多萬元,海南現代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建設的江村新村,自去年10月開建以來,已有36套安置房主體完工。36套重建房都是“別墅式”建筑,前后共有4排。每棟“別墅”有兩戶人家,分為上下兩層,衛生間和廚房設置在樓前。
一位工程負責人介紹,每戶的居住面積為115平方米(加庭院共175平方米),所建的新樓房,全部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房屋設計得美觀且堅固。
文昌市建設局局長符史文說,新區建設還將配套太陽能、沼氣池等公共設施,將其打造成環境優美、功能完備的農村新型低碳社區樣板。江村群眾今年4月可望住新房。
“真沒想到會有這樣好的房子住!”江村村民陳日利說。
瓊海市塔洋鎮福寨村甘露村民小組有兩戶人家的房屋在去年10月那場特大暴雨中倒塌。去年10月28日,當地政府及愛心企業海南椰島集團共同出資,為這兩戶人家建造新房。近日,這兩戶人家的重建房已裝修完畢,于春節前遷入新居。
瓊海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說,甘露村小組的這兩戶重建房耗資24.3萬余元,可抗7級地震。目前在水災中倒塌的860多間房屋中,485間房屋已動工,301間房屋基本完工。
洪災造成萬寧市倒塌房屋1503間。洪水過后,萬寧市立即啟動損毀房屋重建工作,按照每戶補助1.5萬元到3.5萬元的標準,對受損房屋進行重建。目前,全市已完成受損房屋建設的九成。
生產:田野滿目綠
?
文昌市昌灑墟新市區過境公路北側的“文昌昌灑綠景生態園”,種植著羅漢松、紅豆和雞蛋紅風景樹。園內鳳元村委會福架村村民王鴻飛正伺弄田間套種的紅皮尖椒和黃燈籠椒。在該綠景生態園地內,共套種菜椒200畝,成為昌灑生態種植瓜菜的新亮點。王鴻飛說,災后政府已及時兌現農戶每種植一畝菜椒補貼80元人民幣的政策。
在堆烈坑田洋,記者見到了昌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良仿。他說,災后鎮委、鎮政府大力修復水毀設施,村委會組織疏通1.5公里工的南北排水溝,同時加固兩側防洪堤,使得1132畝農田全部趕上冬種瓜菜的好時機。
昌灑鎮政府負責人介紹,為鼓勵農民生產,根據市政府決定,及時兌現農戶每種植一畝菜椒補貼80元人民幣的政策,現已公示了農戶姓名、種植面積,全鎮農田種植瓜菜1萬多畝。
萬寧市瓜菜種植大戶劉亞風用“五個到位”表達農民對政府的感謝:“組織到位、扶持到位、服務到位、示范到位、監管到位。”災后,萬寧市專門成立災后冬季瓜菜生產管理小組,組織農民搶種多種,和去年相比,萬寧今年冬種瓜菜數量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加7000畝。同時市里先后投入2936萬元,將資金及時發放到農戶,解決了農民在冬種瓜菜的資金短缺問題。
洪災過后,萬寧市相關部門一直服務在田間地頭,該市先后調運1萬多畝種子,950萬株椒類瓜類種苗分發到農民手中,同時創立8個新品種示范地,配備28名技術人員下鄉指導,確保災后冬種瓜菜不減產,農民不減收。
在瓊海市潭門漁港,停滿了從南海歸來準備過年的漁船,大、小漁船整齊地將船頭對向岸邊。魚漂齊刷刷插在船頭,漁網白花花鋪滿船艙。岸邊、船上,工人們來回穿梭,焊鐵,釘板,搬運;隔船應答聲、捶打鐵板聲、鋸木聲,夾雜在一起。
日前,瓊海市政府撥款50萬元,對這59艘受災嚴重漁船進行補貼。1月18日上午,130萬元中央專項資金下達,對這批漁船的油料、維修進行補貼。“漁民們大多數準備過年后出海捕撈作業,將洪水期間的損失補回來。”潭門鎮委書記蘇才淵說。
信心:明天會更好
?
洪水能淹沒農田魚塘,也能摧毀人們的家園,卻無法戰勝人們的信心。這信心來自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也來自堅強的意志。
行走瓊海市嘉積鎮橋頭村,一壟壟冬季瓜菜茁壯成長,一塊塊水稻競相吐秀。快過年了,村前屋后,家里家外,人們收拾得干干凈凈;在外打工的小伙子回家了,村里明顯熱鬧起來;有些人家買回來對聯、年畫等年貨,樂呵呵地問人好不好看。
橋頭村曾是受災最嚴重的村莊之一。兩輪洪水將全村1700多人逼出家園,在附近學校和部隊營房中度過了幾個個不眠之夜。許多村民家中的稻谷被洪水浸泡發芽,家具散了架,電器成了廢鐵,門板變了形。
在最無助的時候,黨和政府將溫暖的手伸向他們。大米、飯菜、礦泉水、棉被等救災物資及時發到他們每一個人手中。村民回到家園后,積極恢復生活生產,洪水帶來的夢靨很快成了過去。
目前,瓊海市種植冬季瓜菜面積14.2萬畝,比往年增加不少。在內地多個省份維持嚴寒天氣的情況下,冬季瓜菜已陸續上市銷售,價格比往年都大幅提高,農民們合不攏嘴。
在文昌市水毀第一村的江村,除了熱火朝天建設新村莊外,人們還在市就業局的組織下出去打工,賺錢貼補家用。災后,市就業局在江村組織專場招聘會,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文昌市就業局局長潘先福說,經過就業培訓,全村70多名勞動力全部實現就業,其中20多人在重建家園工地上當建筑工人,30多人在文城等周邊企業打工。
大災過后,萬寧市先后安排資金1057萬元,用于群眾水產養殖恢復。在山根鎮的排溪村,養殖戶孫多武正在給東風螺喂食。這個受災嚴重的村莊,東風螺養殖已全面恢復。孫多武說:“東風螺的價格肯定會上揚,明年就能恢復到災前水平,我有信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