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東北非地區一些國家局勢動蕩,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美國表現尤其活躍,再次以“支持民主”為由,直接介入該地區事務。國際輿論認為,美國這步“險棋”不僅可能使當地局勢更亂,麻煩更多,更不排除引發新的矛盾、沖突和對抗,對國際和中東北非地區的和平穩定局勢不利。
?
中東北非地區對美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政治安全角度看,自2001年“9·11”恐怖襲擊以來,中東北非地區一直是美國與“基地”組織斗爭的主戰場。近10年來,美國先后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希望消滅“基地”組織及其分支機構,避免美國本土再次遭受重大恐怖襲擊。
?
從經濟角度看,中東北非地區是美國的重要能源進口地,對美國經濟安全至關重要。中東北非地區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60%,天然氣儲量約占世界總量的45%。目前,美國每年進口石油40多億桶,其中大約45%來自中東北非地區。
?
?
確保美國在中東北非地區的石油利益,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點。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前主席格林斯潘曾表示,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很大程度上與石油有關”。當前,利比亞局勢動蕩,美國強烈要求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下臺。這背后的一個事實是,利比亞石油儲量高達464億桶,位居非洲國家首位。
?
美國打著“支持民主”的口號介入中東北非地區事務,終究是為了維護美國自身的利益。有分析人士認為,當前,美國在中東北非地區的所作所為大致有三方面考慮:第一,宣揚、推行美式價值觀和政治體制;第二,通過所謂“支持民主”的行動,力圖在動蕩局勢中掌控先機和主動,消解反美力量;第三,通過在中東北非國家扶持新政權力量,維護、鞏固美國在該地區的既有利益。
?
必須指出的是,美國對中東北非地區“民主”的支持,顯然是帶有選擇性的。針對伊朗和利比亞這兩個與美關系不睦的國家,美國對其政權嚴加撻伐,而對一些長期來與美國關系密切的國家,則調門低了很多。
?
中東北非地區國家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民族、宗教問題非常復雜,它們最需要的是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找到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歷史已經證明,從外部“植入”的西方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往往水土不服,伊拉克就是典型例子。
?
?
美國2003年發動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但是這些年來伊拉克政局動蕩,暴力不斷,給當地民眾造成深重災難。
?
當前,中東北非地區一些國家的動蕩已經給該地區及世界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國際社會強烈呼吁并努力推動當地局勢盡快恢復穩定。
?
事實證明,世界上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地區,穩定才是福,動蕩只能是禍。只有國家穩定、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經濟才能發展,民眾生活才能改善,民眾根本利益才能得到維護。經歷動蕩之苦的中東北非地區民眾,期待公正、和平與穩定。
?
當今世界,國際形勢和國際關系更加錯綜復雜,處理國際問題,要本著對國際社會高度負責任的態度,要遵循公道,堅持公義,尊重主權、領土完整的原則。任何基于私利的外部介入,無論旗號多大,調門多高,都無助于地區和國際的局勢穩定。(新華社記者)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