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6日電 (陳思穎) 在北京市房山區西南方向有一個風景名勝區十渡。北京“7·21”特大暴雨后,原本秀美的十渡景區變得滿目瘡痍。
歷史上,從一渡至十渡須經10個渡口,故稱十渡。十個渡口修筑了十座漫水橋,后增至十八渡,但十渡名稱沿用至今。全長近20公里的十渡景區由自西向東蜿蜒流淌的拒馬河貫穿始終。拒馬河發源于河北省淶源縣西北太行山麓。十渡的西南部與河北省接壤,離北京市區80公里,是中國北方唯一一處大規模喀斯特巖溶地區。
7月21日,十渡鎮降雨量超300毫米,拒馬河水暴漲,22日凌晨5時,洪峰到達,流量達3300立方米/秒。拒馬娛樂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旭東告訴記者,當時水勢異常兇猛,已漫到距離河道十幾米的景區小賣部。
記者在現場看到,暴雨過后,原本清澈的河水已完全變成污濁的黃泥色。多座漫水橋倒塌毀損,河邊的一些停車場地面破裂,甚至無法安全站人。景區的中心游樂園拒馬樂園里滿是河道淤泥,走過時可以聞到一陣陣淤泥的腥臭味。
越往高處走,毀損越嚴重。在十一渡漂流起點站旁邊的大路上,一條長約20米的橋斷成三大截以及無數碎片,無法通行。
7月21日周六,36歲的韓苗苗與好友兩家人自駕驅車來到十渡風景區度假,當夜困在景區,是救援部隊通過繩索牽引,組織大家徒步走出十一渡漂流的斷橋,后輾轉回到市區家中。
如今,韓苗苗回到十二渡橋的龍崗山莊,認領5天前停在那里的愛車。只見車體上滿是河道的淤泥與水草,車旁還有幾條死去的河魚。由于車輛遭受過洪水沖泡,現在已經發動不起來,只能尋求拖車。
十渡鎮鎮長許金濤介紹說,該鎮總共有約1.2萬居民,受災8200人,受災當天有游客1.5萬多名。由于景區提前通知疏散游客和處于低地的村民,迄今,十渡鎮域內百姓、景區內游客尚無一例人員傷亡報告。
從韓苗苗停車的十二渡橋再往十七渡橋走,記者看到沿途河道邊種植的鮮花大部分已經干枯,軟趴趴地黏在地上。十七渡橋上至今掛滿干枯的水草。
當地平峪村支部書記晉有文說,雖然平峪村是十渡鎮最大的村子,但是由于較早接到洪水即將到來的消息,大部分村民、車輛都已提前撤離,洪水沒有沖走一輛當地車輛。但災情太重,至今平峪村還沒恢復通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