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視察時,十分關心海南生態文明建設。他由衷地贊美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指出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他希望海南處理好發展和保護的關系,著力在“增綠”、“護藍”上下功夫,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當個表率,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習總書記把保護海南的生態環境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賦予了海南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的更大責任,也對我們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
把青山綠水、碧海藍天形象地比喻為“最大本錢”,言近旨遠,樸實的話語道出深刻的道理。“本錢”就是一個地區發展最基礎的條件、最基本的依托,對于海南來說,最大的“本錢”就是生態環境。因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在市場配置資源條件下的最大賣點,是海南科學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我們開放型服務業、現代農業、新興產業等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基礎和保障。在當今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的大背景下,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就愈發金貴。擁有這個“本錢”,就會擁有一切;失去它,就可能失去所有。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就不僅不能讓“本錢”流失,而且要讓“本錢”更加殷實。要矢志不渝、堅定不移地抓好生態文明建設,抓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集聚發展條件、核心優勢和有力支撐。
呵護好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既是海南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海南義不容辭的國家使命。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海南作為經濟特區,不僅改革開放方面要積極探索,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也要努力走在前列。我們要強化生態自覺,扛起生態擔當,發揚特區人敢字當頭、拼搏創新的精神,不斷探索生態建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舉措、新機制,走出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新路子,努力把海南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的示范區,為國家生態大局作出貢獻,也為13億中國人守護好這片環境優美、適宜度假的地方。
保護好海南的生態環境,要求我們著力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發展是方向和目標,保護是基礎和前提。沒有發展,保護就失去了動力,喪失了意義;而沒有保護,發展不僅將失去支撐,還將變成破壞性的力量。當前,加快發展仍是海南必須緊緊抓住的第一要務,發展的任務繁重而緊迫,這對我們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觀念,要認識到保護不是簡單原始的不開發,而是對生態環境更積極更能動的有效作為;發展不是不計環境成本的亂開發,而是對產業和項目綠色、低碳、高附加值的科學選擇、甚至是越來越苛刻的選擇,堅持發展與保護并舉,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走出一條發展與保護雙贏的新路。
近年來,海南在建設生態文明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但同時,加快發展本身和滾滾而來的巨大客流對環境保護帶來很大的壓力,我們要深入轉變生態觀念,把壓力化作動力,重點做好“增綠”和“護藍”兩項工作。“增綠”,就是要做好綠色規劃,加大植樹造林力度,堅決禁止亂砍濫伐、亂挖濫采,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綠化美化我們的人居環境,打造空氣清新、四季花開的綠色家園。“護藍”,就是要悉心保護好我們的天空、水流和海洋,守護好那一抹蔚藍。要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步伐,大力發展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高科技的綠色產業,加大對傳統工業的生態化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建立健全水環境污染預警機制,嚴控水體污染,在開發利用海洋時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利用,防止海洋污染,維護海洋生態平衡。
讓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強化生態自覺,扛起生態擔當,使海南的青山更綠、海水更藍、沙灘更美、空氣更清新,努力把海南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的示范區,譜寫好美麗中國的海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