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杭州白領林青出門前掏出手機,在軟件中填入目的地并成功提交。五分鐘后走到小區門口,一輛出租車已經停在那里等她。到達目的地用手機付完款,她拿到了10元的獎勵,出租車司機則收到了車費之外15元的補貼。
????????現在在中國的40個主要城市,每天有數十萬市民及出租車司機正在體驗手機打車的優惠服務。“短途打車幾乎不要錢”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中國互聯網巨頭的“對戰”中成為現實。
????????作為阿里巴巴和騰訊各自投資的手機打車軟件,“快的打車”、“嘀嘀打車”之間的“砸錢火拼”已經持續近半個月。自1月10日起,“嘀嘀打車”宣布給司機補貼10元,并為乘客減免一定的打車費用,同時推出“1萬單免單”活動。
????????盡管這并不是打車軟件頭一回打出“補貼牌”,但此次補貼力度大、覆蓋城市廣,引來用戶爭相體驗。
????????“嘀嘀打車”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嘀嘀打車”微信支付7天超過百萬單,補貼逾2千萬元。“嘀嘀打車”表示將繼續追加2億元補貼預算。
????????不甘示弱的“快的打車”很快加入“對戰”。“快的打車”日前聯合支付寶推出補貼活動,補貼力度和“嘀嘀”相同,在中國40個主要城市同時展開。
????????隨后,阿里巴巴方面繼續加碼。“快的打車”宣布補貼升級,再投5億元“請全國人民免費打車”。
????????“這一輪打車軟件的砸錢對戰,其實質是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大中國互聯網巨頭爭搶移動端用戶的大戰。”易觀國際分析師尹晶雪說,“有流量才有可能變現,不管是移動互聯網還是傳統互聯網,用戶量都是至關重要的。”
????????近年來,從社交、地圖到支付、點餐再到理財,中國互聯網巨頭們掀起的入口爭奪戰遍布用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互聯網巨頭們燒錢火拼的意圖,顯然不止于打車軟件本身。
????????支付寶方面透露,目前完成打車和付款這一閉環還只能從“快的打車”進入,不過很快用戶就可以從支付寶錢包內嵌的打車功能進入,完成叫車和支付的全過程。
????????而對于眼下急于在支付領域發力的騰訊而言,“嘀嘀打車”此輪補貼是在宣布“嘀嘀”接入微信支付的背景下展開的,而且用戶只有用微信支付完成付款,乘客和司機才能拿到相應的補貼。
????????分析人士認為,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阿里巴巴、騰訊的話語權爭奪戰已經全面開打。騰訊的微信已經拿到移動社交的“頭把交椅”,而阿里巴巴仍然在力推“來往”;阿里巴巴的淘寶、天貓在電商領域占據絕對優勢,但騰訊最近在電商領域也動作頻頻。
????????“除了自身的產品之外,阿里巴巴和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爭奪戰,有不少是通過投融資和并購來實現的。”科技博客獵云網創始人靳繼磊說。
????????分析人士認為,兩大巨頭之爭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未來中國移動互聯網格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