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點贊我市大力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
瀕危物種紅欖李在海口重獲生機
7月26日,央視《新聞直播間》《朝聞天下》欄目以《今天是世界紅樹林日瀕危紅樹林樹種紅欖李重獲生機》為題,點贊海口對有著“紅樹大熊貓”稱號的瀕危物種紅欖李的保護,是我國大力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的典范。
7月25日,在海南東寨港(三江灣)生態修復項目現場,管護員正在對紅樹林苗進行養護。記者 蘇弼坤 攝
報道稱,7月26日是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國際日,又稱世界紅樹林日。我國近年來大力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已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凈增加的國家之一。其中,有著“紅樹大熊貓”稱號的瀕危物種紅欖李的保護,就是其中的典范。在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紅欖李已被培育到了第四代種苗。
紅欖李是紅樹林的稀有樹種。受環境和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紅欖李的數量持續下降。到2016年,我國僅存14株原生紅欖李,已瀕臨滅絕。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2014年開始,用紅欖李的種子進行培育,但遇到了不少困難。
報道稱,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經過摸索,發現“長浸泡、勤換水、慢晾曬”是最優的種子處理辦法,還要用網箱將種子保護起來,避免被天敵誤食。經過不懈努力,紅欖李種子的發芽期從54天縮短到16天,發芽率從3%提升到15%,打開了培育工作新局面。
報道稱,現在,已有720株紅欖李的第二代幼苗被移植到了野外,1980株第三代幼苗處在野化階段,80多株第四代幼苗表現良好。根據最新統計數據,目前,海南省紅欖李的培育數量已有16000多株,其中4000多株已在野外移植存活。
掃碼觀看央視關于海口大力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的更多精彩內容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