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香引客 塘里生“金”
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豐興社區打造生態觀光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在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豐興社區的荷塘中,農戶正在采收蓮藕。 記者 蘇弼坤 攝
“這蓮藕新鮮又好吃,推薦!”8月4日,美蘭區和風江岸小區居民云女士品嘗了通過社區團購買到的本地蓮藕后,在社區團購群里夸贊道。
這些鮮美的“本地蓮藕”正產自海口桂林洋經濟開發區豐興社區,如今,該社區的3000余畝荷塘已是遠近聞名的“聚寶盆”。通過農旅融合、科技賦能,該社區走出了一條“一田雙收、一舉多得”的生態觀光農業多元化發展之路,實實在在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生態農業效益顯
8月4日,記者走進豐興社區,眼前大片的荷塘里荷葉田田,展現出生機勃勃的光景。荷葉間,幾位農戶正在熟練地采摘蓮藕;荷塘邊,種植戶林美君和家人則在忙著洗刷剛摘下的蓮藕。“這片60畝的藕田已經采收一個來月了,收完再種西紅柿,土地一點不閑置。”林美君望著連片的荷塘,笑著告訴記者。
一根根粗壯、肥嫩的蓮藕經過農戶清洗、裝箱后,當天就會被送往海口市菜籃子江楠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市民夏日餐桌上的一道道清爽佳肴。
“以前徒手挖藕,一天收不了幾分地不說,還總把藕折斷,賣相不好。”手中忙碌不停,林美君同記者算起了“效率賬”,“這兩年添了高壓水槍,沖力足,采摘比以前省事不少,藕的品相也更好,加上地里種完藕又能種西紅柿,日子越來越有奔頭。”
記者了解到,自6月中旬起,豐興社區所產的蓮藕便開始陸續采收,直供海口市菜籃子江楠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荷塘排水后,農戶們會在田中種上冬季瓜菜,實現土地四季循環利用。
除了土地的高效利用,科技產品的應用也讓豐興社區的農業生產更智慧、更高效。當天,在豐興社區另一片140畝的荷塘內,種植大戶陳楚周正忙著組織蓮藕裝車。“去年我們采購了植保無人機,這臺‘新農具’讓我們事半功倍。自己考證自己飛,施肥可以精準到每平方米,噴灑更均勻,節省了不少肥料和人力。”陳楚周笑道,“我忙完自家田后還能幫助其他農戶施肥,額外賺份工錢。”
農旅融合助振興
5月開始,豐興社區荷花次第綻放,爛漫的荷塘美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高校學生前來賞景打卡,帶動周邊便利店、農家樂生意變得紅火。基于此,桂林洋經濟開發區及豐興社區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積極打造豐興荷塘觀光建設項目,讓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游飯”。為讓“荷塘經濟”持續升溫,豐興社區將荷塘的中軸主路拓寬為觀景慢道,保留小葉欖仁樹遮陽,又在荷塘間架起120米木質棧道,既方便游客近距離賞景,又不破壞農田。
豐興社區居委會副主任何其斌表示,接下來還將延伸“荷塘+”產業鏈,把豐興荷塘打造成集自然觀光、攝影寫生、花藝娛樂、農耕體驗等于一體的特色觀光景點,與周邊的桂林洋國家熱帶農業公園串聯起來,為鄉村旅游注入人文特色與活力,促進農旅融合,形成鄉村產業新的增長點。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