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在海南先聲藥業海口藥谷生產基地,多條智能化生產線正開足馬力運轉。自動化流水線上,藥板依次通過裝盒、檢測、稱重、賦碼等工序后整齊裝箱,即將發往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和零售終端。
作為一家已快速轉型為創新和研發驅動的制藥公司,先聲藥業專注于神經科學、抗腫瘤、自身免疫及抗感染領域,擁有10款全球或國內首上市創新藥,成為海口藥谷工業園蓬勃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創新藥品加速上市 降低患者用藥負擔
近年來,借助海南創新推出的“樂城研用+海口生產”飛地經濟發展模式,先聲藥業將產業基礎與政策優勢充分融合,幫助國際創新藥械在海南快速落地和轉化,為海南生物醫藥產業結構調整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去年,先聲藥業“樂城研用+海口生產”的首個化療前給藥全系骨髓保護創新藥科賽拉(通用名:注射用鹽酸曲拉西利)實現地產化下線,意味著“樂城研用+海口生產”的模式正式落地,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有機融合。
8月7日,在海南先聲藥業海口藥谷生產基地,工作人員調試藥品包裝設備。記者 孫士杰 攝
“目前科賽拉生產線年產能可達200萬支,落地海口國家高新區商業化生產將降低該品種的生產成本,從而幫助更多患者減輕經濟負擔。”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慶祝告訴記者,科賽拉是用于預防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造成骨髓抑制的國際創新藥,能夠有效保護人體正常的造血干細胞不受到化療藥物傷害,既能緩解患者不適,又能增強化療效果。
如今,得益于“樂城研用+海口生產”聯動模式,科賽拉在海口實現地產化后,藥品的生產成本有效降低,且不用再擔心通關周期長等問題,降低患者用藥負擔。相比以前的進口藥,在商品外包裝上,除了批準文號發生變化,生產地址也從美國變為海南省海口市。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企業發展動能強勁
多年以來,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以及海口國家高新區的產業集群效應,聚焦研發創新,優化生產布局,拓展國際市場。2024年,公司獲批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擁有發明專利62項。
“利用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公司積極引進全球先進的研發設備、實驗材料和試劑,有效降低研發成本,提升研發效率。”余慶祝介紹,依托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30%貨物內銷免關稅政策,公司計劃評估在海南設立高端制劑生產或分包裝基地的可能性,利用政策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樂城研用+海口生產”聯動模式,對于本地醫藥企業加強與國外企業合作、進一步釋放產能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海南先聲藥業有限公司將引進國外上市藥物落地海口生產作為重點發展方向之一。
在余慶祝看來,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將是公司發展的重大機遇。“我們將充分發揮創新藥研發與商業化方面的核心優勢,加速創新成果轉化與全球化步伐。”他表示,公司將積極布局研發生產、供應鏈、國際化等環節,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和海口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