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
助餐申辦“零跑腿” “刷臉”就餐暖心窩
8月12日,位于秀英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的長者飯堂,飯菜香氣撲鼻,不少老人在此用餐。 記者 康登淋 攝
“助餐資格在手機上就能申辦,吃飯‘刷臉’就行,比之前方便多了。”近日,在美蘭區人民大道物資大院小區長者飯堂內,68歲的王中琴老人通過人臉識別系統確認助餐資格后,接過工作人員遞來的熱乎飯菜,坐在餐桌前慢慢享用起來。
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營商環境建設局持續深查實改,形成深學篤行、真查真改、實干爭先的良好局面。推動長者助餐資格申辦從曾經要跑三四趟,到如今“零跑腿”,積極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
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
今年5月,市民符文麗在市政務服務大廳“未辦成事窗口”反映,她為母親申辦助餐資格時,先在社區填寫資格表,再到街道辦完成審批,最后將材料送至區民政局,“來來回回跑了三四趟才幫助母親拿到長者飯堂助餐卡,感覺很不方便”。
“群眾的痛點,就是改革的發力點。”收到群眾反映后,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立即聯合市民政局展開調研。很快,雙方決定重構該項業務的審批流程,取消區級民政局備案環節,通過打通政務數據壁壘,將原需線下多次跑腿的辦理模式升級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通道服務模式。
改革后的辦理流程有多便捷?“在搜索框輸入‘長者飯堂助餐資格申辦’,辦理模塊馬上就出來了。”8月14日,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工作人員高美娜點開“海易辦”APP,向記者演示申辦流程,整個過程操作簡單,像網購下單一樣方便。
王中琴老人的助餐資格,就是在“海易辦”APP上申辦的。當天她到物資大院小區長者飯堂咨詢,工作人員郭海蘭手把手幫忙,不到5分鐘就完成了信息提交。“在手機上就能完成申請,當天就收到了過審的通知。”王中琴表示。記者了解到,自今年6月推行該項改革以來,截至8月10日,已有1019位老人通過這項“零跑腿”業務享受到便利。
數據互通讓老人更省心
改革帶來的便利性不止體現在申辦環節。以前,老人申辦后被動等待飯堂電話通知,如今打開“海易辦”APP即可實時查看進度、下載辦理結果通知書,通過通知書電子版就能在全市各長者飯堂“刷臉”認證。“老人如果住在美蘭區,到龍華區的長者飯堂吃飯,‘刷臉’照樣能享受補貼。”高美娜說,數據互通讓老人用餐不再受地域限制。
考慮到部分老人不熟悉使用智能手機,海口還保留了線下辦理通道,老人可就近到鎮街便民服務大廳“一次辦結”;對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工作人員會上門幫辦。
“不管是線上辦、現場辦還是上門辦,核心就是讓老人辦事少跑腿、不跑腿。”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一體推進學查改,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過硬作風,踐行初心使命,從群眾期盼的地方做起,從群眾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實現“回應一個訴求,解決一類問題,規范一個領域”,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和行政效能,推動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