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加快構建特色養老服務新模式
養老服務提質增效 繪就“銀齡”幸福圖景
8月31日,在瓊山區府城街道北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內,老人正在練習書法。記者 康登淋 攝
8月31日中午,瓊山區府城街道北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內暖意融融,許多家住附近的老人正在這里娛樂放松:書法桌前,幾位居民凝神揮毫,字跡或遒勁或娟秀;棋牌區里,長者們圍桌而坐,談笑聲不時響起;閱覽室內,老人們捧書讀報,或靜心品讀或輕聲交流。臨近正午,長者飯堂飄來陣陣飯香,老人們紛紛起身前去用餐。
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提升養老服務質量,發展家庭養老、農村互助性養老等服務,加快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市民政局正以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擴大社區養老服務供給為抓手,持續完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優化養老服務設施布局體系,加快構建具有海口特色的養老服務新模式,讓椰城“銀齡族”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社區養老織密服務網
當天中午11時許,北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內,長者飯堂飄出陣陣飯菜香味,種類豐富的菜品在窗口整齊排列,米飯和湯品在一旁冒著熱氣。
70歲老人盧文弘是這里的“常客”。“我每天都來這吃飯,葷素搭配合理、飯菜清淡可口,省心又安心。”盧文弘告訴記者,作為60歲以上的本市戶籍老年人,他在這里用餐可以享受政府補貼,“補貼后一餐只要10元就能吃飽吃好,還能和其他老朋友聊天交流,比自己在家做飯輕松多了。”
不僅有“舌尖上的溫暖”,更有“精神上的滋養”。周一上午新疆芙蓉舞蹈隊、下午紅城湖樂隊;周二上午北京舞蹈隊、下午桂花舞蹈隊……北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多功能室門口的表格上,多支歌舞隊的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
“我家就住附近,沒事兒就愛來這兒消磨時間。”56歲的市民蔡瓊梅退休后愛上了唱歌跳舞,北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豐富的活動讓她欣喜不已,“有時來練練嗓子,有時看看書,中心還經常開展各種手工活動,比如用扭扭棒做花束、編織小籃子……家門口的養老服務中心讓我的日子過得充實又精彩。”
這正是海口構建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的生動寫照。我市民政部門大力推進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示范行動,建設多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著力提供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服務。2025年市級民生實事明確,建設6個鎮(街)層面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各項目均已進場施工,將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切實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居家養老送服務上門
“這是聲光門鈴,按鈴時不僅有聲音,還會閃光提示;廚房里的燃氣報警器實時監測燃氣泄漏隱患;床頭的緊急按鈕可一鍵聯系家人和養老機構……”8月30日,提起家中安裝的家庭養老床位設備,家住龍華區金龍路的張玉燕老人如數家珍:“有了這些設備,我們居家養老更舒心,兒女在外工作也更放心。”
與家庭養老床位一同“走進”老人家的,還有一系列專業的家庭養老上門服務。“老伴長期臥床,洗澡是個難事。還好有養老護理員帶著助浴機定期上門幫老伴洗澡,還會幫我們收拾屋子、量血壓等。”張玉燕說,有了家庭養老床位,在家養老也能享受到養老院般的專業服務,方便又自在。
“養老不離家”是許多老人的心愿,海口正通過精細化養老服務讓這一愿望變為現實。市民政部門持續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服務工作,由政府提供資助扶持,按照“一戶一策”原則為老人家庭進行適老化和智能化改造,并依托專業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涵蓋遠程監護、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內容,讓專業化的養老服務精準延伸至老人家中。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持續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局將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完善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和村(社區)養老服務站點布局,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等,不斷滿足老年人對幸福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為加快建設海南自貿港核心引領區、打造“六個之城”持續貢獻民政力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