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巧的機械臂自動完成藥品分揀與包裝,AGV小車沿著既定路線忙碌穿梭……9月5日,在海口國家高新區藥谷工業園,一家家藥企生產車間內,一幕幕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的生產場景正在上演。
近年來,海口積極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生產流程深度融合,加強政策引導、技術賦能和平臺建設。日前,海南公布第一批基礎級和先進級智能工廠名單,海口11家企業入選,為全市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智慧”力量。
從1小時到15分鐘
有效減少人工時間成本
在海南靈康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藥瓶在傳送帶上列隊前行,經過自動化設備的整齊堆放后,再由AGV小車送入凍干箱進行升華干燥處理。
“以往,這個無菌轉運環節需要人工計數,耗時1小時才能完成。如今有了智能設備加持,全程僅需15分鐘,并且生產工人全程零接觸,‘無菌風險’更加可控。”海南靈康制藥車間主任馮鳴輝介紹。
近日,在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內,機械手臂正在轉移藥劑。記者 康登淋 攝
在凍干機械室,依托5G物聯網技術,控制間的電腦屏幕上精準顯示設備運行的各項數據指標。設備升級前,工人需要每小時進入車間人工抄表、檢查設備,現在工人僅需在異常報警時進行查看和處置,還能迅速鎖定故障點位,監測精準度從“小時級”提升到“秒級”。
在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一支支安瓿瓶從沖洗、烘干、灌裝,再到后續的物流環節同樣實現了全程自動化。燈檢環節,“火眼金睛”的攝像頭經過不同“科目”算法訓練,從多個維度快速評估產品是否合格。
記者在該公司的中央監控系統平臺看到,風壓、溫度等數據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借助智能化系統,所有關鍵參數都能實現自動采集與分析。“目前,公司產線自動化率高達90%,有效提升了生產質效。”海南皇隆制藥常務副總經理史江永告訴記者。
從“費心找”到“輕松查”
全面提升企業工作效率
眼下,海口生物醫藥產業的“智慧觸角”不再局限于傳統生產環節,而是向更豐富的應用場景不斷延伸,構建起技術賦能、前景廣闊的產業新生態。
“我們通過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分析,搭建高效運作的數字化軟件管理平臺,涵蓋市場需求、訂單管理、生產排單、倉儲物流、產品交付、藥品流向等模塊并實現融合應用。”海南倍特藥業總經理劉爭光介紹,企業計劃每年將營收的15%以上資金專門投入對應的藥品研發及智能化技改,通過大數據分析助力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同時重點培養既懂數字化管理又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提升全員數字化素養。
海南靈康制藥也將公司的員工培訓、知識考核、維修維護說明等內容放進了“AI知識庫”。“原先工程師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時需要花費時間查找資料,現在只需要在‘知識庫’里輸入相應的問題就能迅速獲取解決方案,大大降低時間成本。”海南靈康制藥董事長辦公室副總經理吳建寧說。
“數字化轉型不僅是技術升級,更是思維變革,將為新型工業化注入智慧活力。”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園區生物醫藥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最終實現集團化的財務管控、標準化的業財協同、精細化的數字企業,推動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