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樹成了“擾民樹”,“砍不了”也“移不得”?專家建議:
“建屏障”攔截根系 “折中解”安民護綠
日前,秀英區天海社區觀瀾公寓小區多位業主向本報熱線反映,因小區內榕樹離樓棟較近,其發達的根系不僅堵塞了一樓住戶廁所排水管、拱開了地磚,甚至有些還順著雨水管道蔓延到了樓頂。
“我們小區有上百棵大榕樹,如今這些樹已影響到一樓住戶的居住安全。”近日,記者來到該小區采訪,小區業委會主任萬勵文告訴記者,不論是移植還是砍伐樹木,實施起來都面臨著重重困難,“砍不了”也“移不得”的“擾民綠化樹”,如今成為很多業主心中的“煩心樹”。
樹根“登堂入室”困擾業主
當天,記者在該小區看到,多個小廣場的地磚被榕樹根拱得高低不平,小區內部小路也出現拱起現象;一些離樓棟較近的榕樹,樹枝已伸到了業主的窗口。
“小區的大榕樹嚴重影響了居民采光、通風和居住安全,我們一樓很多業主苦不堪言。”該小區13A棟一樓業主顏先生告訴記者,他居住的樓棟被七八棵大榕樹半包圍,其根系在地下盤根錯節,有些甚至破壞了地面,“之前不得不撬了家里的地板重新鋪,更讓人頭疼的是,排水管也長進了樹根,下雨時水排不出去,能從一樓地漏往上噴起幾十厘米高。聯系物業工作人員來處理,大家一起從水管里拔出了不少樹根。”
小區3A棟一樓業主李女士也有著類似的困擾。她向記者展示手機照片,只見連接馬桶的排水管內根須交錯纏繞,幾乎看不出管道原本的模樣。“根系長得快,家里這個馬桶換了幾次了。”李女士說。
萬勵文介紹,該小區的榕樹由開發商于2007年至2009年種植,近些年來,隨著榕樹長大長高,一樓住戶受到的影響越發明顯,遇到臺風等天氣時,大家更是擔心居住安全,業主群中對此的討論也越發頻繁。“現在樹長得越來越大,根系四處延伸。”“榕樹根堵塞下水管道,修了又堵。”“建議把所有榕樹都挖了,換種其他樹。”……爭論雖激烈,但現實阻礙重重,難以尋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觀瀾公寓小區13A棟業主顏先生向記者講述榕樹根系帶來的煩惱。 記者 石中華 攝
“砍不了”“移不得”陷入兩難
針對觀瀾公寓小區的“榕樹之困”,市城市管理局綠化科科長陳紅光介紹,根據《海口市城鎮園林綠化條例》,因城市建設需要或者樹木嚴重影響居住安全確需移植樹木的,應當報經園林綠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經批準后,對于樹木權屬是單位、小區或個人的,由樹木權屬單位、物業或個人組織專業人員實施移植或砍伐。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小區公共區域內的綠化樹木歸全體業主共有。”陳紅光說,對業主共有的綠化樹進行處理,應由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
“一方面小區常住業主不到一半,組織投票工作難度大;另一方面目前受榕樹影響較大的是一樓業主,其他樓層影響較小,業主意見不一。此外,即使投票通過同意移植,小區也沒有財力承擔移植費用。”萬勵文細數處理樹根一事面臨的困境。
“即便業主大會通過、相關部門同意移植,但移植中的安全風險也很大,不少榕樹的根系已與地下水管、燃氣管道纏繞在一起,貿然挖根可能導致管道破裂。”小區物業中心主任郭永盛提出。
“建屏障+修根系”或可破局
既然砍伐或移植大榕樹的流程復雜、費用高昂,那么有沒有既能“護綠”,又能兼顧業主需求、減少花費的辦法?
“榕樹根系具有較強的橫向擴展特性,完全阻止其生長較難,但可通過設置物理屏障、定期修剪根系等方法限制其擴展范圍,降低其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陳紅光說。
記者了解到,海口萬綠園曾于2017年在部分榕樹周圍挖掘深度為0.8米至1米的地溝,向其中注入混凝土阻止根系橫向生長,既保住了樹木,又避免了地磚拱起、公園廁所管道堵塞,成本較移植低了許多。采訪中,業內專家建議觀瀾公寓小區可參考該方案,建立物理屏障攔截榕樹根系,并同時建議該小區可在春秋季根系活躍期,定期修剪超出范圍的側根,并涂抹生根抑制劑,既能控制樹木生長,又不影響其存活。
經過相關部門和業內專家的指導后,萬勵文聯系并告知記者,目前該小區業委會已在整理業主意見,計劃正式向相關部門提交,并同步研究“物理屏障+定期修根”方案,力求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讓小區綠蔭與安居兼得。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