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全面推進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
鑄魂強師鍛造新時代教育筑夢人
全市專任教師3.7萬人;特級教師60人,正高級教師93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56人,省級骨干教師833人,市級骨干教師2212人……一系列數字,勾勒出海口教師隊伍持續優化的結構圖譜,也丈量著椰城教育邁向優質均衡的步伐。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海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不斷優化教師發展環境,持續打造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鍛造新時代教育筑夢人。
9月9日,在海口市教育幼兒園,老師正帶著小朋友在室外做活動。記者 楊忠凱 攝
增強引才“磁吸力”
9月7日,我市“以心迎新”新教師入職典禮在海口一中舉行,426名新教師在椰城開啟教育生涯,這也是我市教師隊伍持續擴優提質的縮影。近年來,海口不斷拓寬引才渠道,通過考核招聘、校園招聘和社會公開招聘等多途徑吸引教育英才,今年以來,全市教育系統進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預計全年引進教育人才1500名。
“這是我教育生涯的再次出發。”9月7日,來自吉林的61歲退休教師曲曉萍在海口市瓊山華僑中學完成其作為“銀齡教師”的首周教學任務,下一步,她還將作為該校教研顧問持續發揮帶動作用。今年,全市19所市屬公辦中小學計劃引進30名“銀齡教師”,目前已有24人上崗,以“老帶新”機制推動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市教育局人事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逐步建立與海南自貿港建設相適應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目前,北京師范大學海口附屬學校等10所公辦學校已啟用自主招聘權限。市教育幼兒園、美麗沙幼兒園今年試點員額制招聘,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引才自主權。2024年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專任教師本科以上學歷比例達86.10%,教師隊伍結構的優化,有效激發了校園活力。
提升教師“成長力”
9月9日上午,在瓊山區云龍初級中學,來自瓊山中學的杜春妹作為海口市“星火計劃”教師交流幫扶活動的一名支教老師,為學生們帶來了一堂生動的數學課。“‘星火計劃’為學校教學注入了新活力。”瓊山區云龍初級中學負責人方國志表示,目前學校辦學成績和教師風貌有了顯著提升。
海口市“星火計劃”已連續開展兩年,累計派出1600余名城區優秀教師赴鄉鎮學校支教,并吸引海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赴基層實習,有效促進城鄉教育資源流動和基層教師隊伍建設。此外,海口還實現集團化辦學全覆蓋,連同協作體、協同體等模式,打破校際壁壘,優質資源得以進一步共享。
今年以來,我市推出多項培訓、交流與幫扶機制,全力推動教師隊伍能力建設。市教育研究培訓院院長潘華莉介紹,今年是“椰城強師”計劃推進的關鍵之年,我市已形成“骨干校長引領、后備干部蓄力”的雙軌培養格局,為本土教育人才搭建成長階梯。此外,我市還全面加強教育數字化統籌,深化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應用,拓展“人工智能+”場景,逐步構建起具有海口特色的教育數字化體系。
擴大幫扶“輻射力”
2020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與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共同創辦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瓊中附屬實驗小學。五年來,該校辦學面貌煥然一新,學生在各級各類賽事中展露風采。
9月9日,在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美術老師正在上手工課。記者 楊忠凱 攝
今年秋季開學,市教育幼兒園保教主任符惠萍赴市教育幼兒園集團樂東分園(樂東黎族自治縣第二幼兒園)擔任執行園長,啟動對該園的第三輪駐點幫扶。“從2023年建設階段開始介入,我們已持續兩年多派駐人員助其提升保教質量和運營水平。”市教育幼兒園副園長肖瑞星介紹。
截至目前,海口已推動多個跨區域教育合作項目落地,包括市濱海第九小學與瓊中、市教育幼兒園與樂東、港灣幼兒園與保亭等地開展的合作辦學。同時,我市趙檀木等名師、名校長還通過工作室,對三沙、瓊海、屯昌等地學校實施教育幫扶。
今年,海口被教育部正式認定為“國家特殊教育改革實驗區”。通過引進特教咨詢專家,我市已面向全省特教教師開展了300人次的線下培訓,線上培訓則覆蓋省內各級各類基礎教育學校。
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將繼續發揮省會城市的輻射引領作用,推動優質教育資源跨區域流動;同時推進教育人才引育行動,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