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海口推動民營經濟在自貿港建設中大顯身手,一大批民營企業抓住機遇、乘勢而上、脫穎而出,正闊步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今年7月,海南省表彰第四屆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暨光彩事業貢獻獎獲得者,海口市工商聯(總商會)12名企業家和7家企業獲得該項榮譽。
在開放沃土中扎根生長,在創新浪潮中勇立潮頭,于產業升級中淬煉筋骨,于公益事業中提升形象……海口民營企業“拔節向上”的動能更加澎湃,為自貿港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民企力量。
在海口百果園寧江花園店,工作人員讓顧客免費品嘗水果。記者 孫士杰 攝
深耕主業,與自貿港建設同頻共振
近日,走進海南佳和旅游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墻上懸掛的“第四屆海南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獎牌熠熠生輝。獎牌獲得者、該公司董事長王東云感慨道:“這份榮譽不僅是對我個人38年奮斗歷程的肯定,更是對我們團隊同心同德、砥礪奮進的認可。”
從投資酒店行業起步,到整合旅游、農業、文創資源組建產業集團,王東云始終秉持“實業報國”的初心。集團現在已形成覆蓋經濟型至高端市場的完整產業鏈。“我親歷了海南的跨越式發展,這片熱土的活力與機遇,始終是滋養企業成長的‘陽光雨露’。”據介紹,該公司近三年營業收入穩步增長,2024年達2.3億元,年納稅額超600萬元,為1000余名員工提供就業崗位。
在海口廣袤的鄉村大地上,民營經濟同樣煥發勃勃生機。海南王品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創立以來,董事長余慧勤帶領企業深耕農業科技領域,培育出適應海南氣候的優質水果品種,引入智慧農業系統實現精準培育,標準化種植,創新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與農資支持。
隨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該公司計劃擴大熱帶果蔬研發中心規模,引進適配品種及先進育種設備,培育更多優質農產品品種。“科技創新在農業發展中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我們將通過科技創新助力海南熱帶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余慧勤滿懷信心地說。
這些企業家用實際行動證明,民營經濟已成為海口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海口市民營經濟保持穩步發展,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43.94億元,全市限額以上民營批發零售業共實現商品銷售額1845.49億元。在自貿港利好政策賦能下,海口民營企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