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加快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
變養老為“享老”讓老齡變“樂齡”
每天中午,在秀英區秀英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里,長者飯堂飄出陣陣飯菜香,老人們有序取餐、圍坐用餐,休閑區傳來陣陣歌聲,一片其樂融融。“我每天都來這里,可以吃飯可以娛樂,日子過得比以前熱鬧多了。”家住附近的王思榮老人笑著說。
市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實施好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補齊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發展家庭養老、農村互助性養老等服務,加快構建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我市以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擴大社區養老服務供給為抓手,加快構建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優化養老服務設施布局體系,變養老為“享老”,讓老齡變“樂齡”,讓老年人的獲得感與幸福感不斷提升。
織密社區服務網
近日,在秀英區秀英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的休閑區域,幾位老人正在讀書看報,四下望去,大屏電視、K歌設備、按摩椅等設施一應俱全。
“我一個人住,以前每天做飯是件麻煩事。現在家附近有了長者飯堂,每天都來這吃飯,可方便了。”王思榮老人邊坐在按摩椅上放松,邊細數著養老服務中心的暖心服務,“政府補貼后我每餐就花10塊錢,下午還能約老朋友唱唱歌、聊聊天,比自己在家悶著強百倍。”
在海口,還有許多老人像王思榮一樣,在長者飯堂吃得省心、安心。這得益于我市持續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提質升級,目前全市已建成運營長者飯堂63家,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覆蓋更多城鄉社區,“老年幸福餐桌”也從基礎助餐向多樣化服務升級。
不僅有“舌尖上的溫暖”,更有“精神上的滋養”。日前,瓊山區府城街道北官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內,“繪色銀齡生活·意寫晚年幸福”神奇水畫活動熱鬧開展。老人們手持畫筆,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勾勒卡通圖案,色彩暈染間,老人們的臉上滿是笑意。“退休后總覺得生活無聊,現在養老服務中心經常有活動,畫畫、剪紙、健康講座,日子過得充實又精彩。”參加活動的張阿叔感慨。
這正是海口構建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的生動寫照。我市民政部門大力推進實施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示范行動,建設多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著力提供專業化的社區養老服務。2025年市級民生實事明確,建設6個鎮(街)層面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各項目均已進場施工,建成后將進一步擴大養老服務設施供給,切實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
居家服務送上門
“小何,幫我按按肩膀,這兩天總是酸痛。”近日一早,家住龍華區義興街的陳南成老人打開門,養老護理員何秀珍拎著工具包如約而至。按摩放松、打掃衛生、整理房間,一套流程下來,老人的眉頭舒展開來:“多虧了政府提供的家庭養老上門服務,家里整潔了不少,心里也踏實多了。”
“養老不離家”是眾多老年人的心愿。針對社區居家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我市持續推進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服務工作,為符合條件的老人提供政府購買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涵蓋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等內容,讓專業化的養老服務精準延伸至老人家中。
養老服務提質,人才是關鍵。8月15日,海口市2025年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決賽在海口舉行。53名來自全市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的選手,在社區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機構兩個模擬場景中展開比拼。
“競賽旨在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激發養老護理員提升技能的熱情。”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海口不斷加強養老護理人才培育,通過技能培訓、競賽比拼等方式,提升護理員專業能力。接下來,我市將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主管部門與機構聯動,培養更多適應自貿港建設的高素質養老護理人才,為養老事業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當前,海口正以實際行動織密養老保障網,讓“老有所養”變為“老有頤養”。下一步,市民政部門將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持續加快構建具有海口特色的養老服務新模式,不斷滿足老年人對幸福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用心答好“老有所養”的民生考卷,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質量。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