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長假接近尾聲,很多出游探親的人也開始返程了。但不法分子卻盯上了機票“退改簽”這一環節,利用旅客“擔心耽誤行程、想快速解決問題”的心理設下陷阱,不少人不僅沒趕上行程,還丟了錢財。10月7日,公安部網安局也發布了相關安全提示。那么機票“退改簽”的詐騙套路究竟是什么樣的?
冒充工作人員
報出航班信息指導退款
近日,徐先生購買了一張從北京飛往廣東的機票,隨后接到了一位自稱為機場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準確地報出了徐先生的航班信息,并表示可以指導徐先生拿到理賠金。
首都機場公安局大興機場分局刑偵支隊民警 王明:對方自稱是機場的工作人員,因為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需要為其辦理機票退改簽業務,同時理賠300元資金。
起初徐先生還是有所懷疑,但是對方告訴他,只需要打開支付寶收款功能就行。隨后,徐先生按照對方的指示進行操作,然而手機上卻顯示出,該賬戶無法向企業賬戶收款。
機場民警王明介紹,這時對方告訴徐先生,因為你沒有開通企業賬戶收款功能,導致理賠資金失敗,現在需要配合我進行下一步的操作。徐先生按照對方的指引,登錄了一個名為“中國民航客服在線”的陌生網址,并將自己的身份證照片、銀行卡號以及短信驗證碼發送給了對方。
徐先生發送完信息后,銀行賬戶上立即就被他人轉走了29000余元,這時徐先生才知道自己遭遇了詐騙。
謊稱航空延誤險存在問題 影響征信
除了通過賠償金誘惑群眾,騙子還會通過其他手段進行詐騙。剛剛大學畢業的小譚,正打算與好友結伴出行旅游,也差點陷入類似的騙局。前不久,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分局民警接到了來自96110平臺的預警。預警稱,市民譚某可能正在遭受一場電信詐騙。
首都機場公安局大興機場分局公共區派出所民警 龐博洋:于是我立即電話聯系譚某,對方是一個小女孩,她說現在正在進行一個機票退改簽的更改業務,在航空公司客服的指導下,通過屏幕共享進行信息的填寫。我們一聽立馬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電信詐騙,于是告訴她不要再進行任何的操作,也不要再跟這個客服聯系,我們民警馬上到達現場。
小譚得知自己正在與詐騙分子交流,心中十分焦急。原來,小譚在來機場的路上,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對方一開口,就準確地說出了她的航班信息,并自稱是航空公司的客服人員,她便信以為真。對方說,她的航空延誤險存在問題,甚至會造成一些征信影響。
情急之下,小譚跟隨對方引導,下載了一個辦公軟件,并與對方進行屏幕共享。在這起案件中,詐騙分子通過信用征信影響、賬戶凍結等恐嚇的話術,使受害者陷入慌亂,從而達到騙取錢財的目的。
制造焦慮逼迫配合“退改簽”詐騙套路多
在機票“退改簽”陷阱中,詐騙分子通常會編造各種理由,來騙取旅客的支付信息,從而實施遠程轉賬等操作。什么情況下旅客最易遭遇“退改簽”詐騙?常見的陷阱套路又有哪些?公安部網安局也進行了提示。
公安部網安局提示,通常詐騙分子會利用以下幾種情形實施詐騙:
一、出發前的“緊急突襲”。出發前1-2天接到“退改簽”消息,但此時旅客已做好出行準備,對“航班取消、延誤”的消息敏感度高,不法分子趁此機會來電,易讓旅客慌亂中配合操作。
二、熱門線路的“票務焦慮”。國慶期間,一些熱門線路票務緊張,旅客擔心“錯過出行”,更易相信“需緊急退改簽”的說法。
三、第三方代訂后的“信息差陷阱”。一些人通過非官方代訂渠道買票,對訂單狀態查詢不便捷,騙子謊稱“代訂平臺出現故障,需重新辦理票務”,旅客難以核實真假。
在實施詐騙時,不法分子常用的套路基本上分以下幾步:
第一步:冒充身份,降低警惕。
第二步:制造焦慮,逼迫配合。
第三步:設下陷阱,誘導操作。
第四步:編造借口,騙取錢財。
第五步:拖延時間,銷聲匿跡。
被騙后立即凍結銀行卡及時報警
機票“退改簽”詐騙因其隱蔽性強、套路多樣,在出行旺季一直是高發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急需旅客提高警惕。那么,旅客該如何分辨辦理退改簽的平臺是否正規呢?
首都機場公安局大興機場分局刑偵支隊副大隊長姜振宇強調,一般情況下,是從哪買在哪退。比如說您在某個平臺或者App購買了機票,就聯系平臺或者App的客服進行退票。錢也會原路退還到付款賬戶。
若旅客意識到自己遭遇了退改簽詐騙,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保護自己的錢款呢?
首都機場公安局首都機場分局刑偵支隊政委 莫北北:首先要做到立即止損,假如你及時發現被騙,還沒有向對方轉賬匯款,要及時停止和對方的聯系,退出陌生網站或陌生軟件,并向公安機關報警。在開通共享屏幕的情況,共享屏幕可能當時無法退出,可以采取強制關機,或者拔掉電話卡的方式,避免進一步損失。
同時民警提示,若已經遭遇了“退改簽”詐騙,可以第一時間聯系銀行客服,凍結銀行卡,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將被騙的經過、金額、時間,以及對方收款的賬號等詳細情況,提供給警方,便于警方開展追查工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