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紀委監委第九審查調查室主任王磊——
既當“反腐尖兵”又解“急難愁盼”
10月10日,在海口市紀委監委辦公樓,第九審查調查室主任王磊在辦公。記者 孫士杰 攝
10月9日晚,海口市紀委監委辦公樓的燈光穿透夜色,第九審查調查室主任王磊的辦公桌前,卷宗堆成小丘,紅藍鉛筆的標記密密麻麻。他手持涉案工程清單,反復比對數據,偶爾揉一揉發酸的眼睛,玻璃杯里的熱水早已涼透。“每一個數字都可能藏著線索,差一點都不行。”他對同事說話時,目光仍未離開案卷,聲音沙啞。
近日,在第五屆海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暨記一等功公務員、記一等功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王磊獲記一等功公務員。自2018年進入海口市紀委監委以來,王磊扎根監督執紀一線,所辦案件材料裝滿十幾個檔案柜。他曾獲全省紀檢監察干部競賽個人“三等獎”、市“青年崗位能手”、海口市推進自貿港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可他總說:“榮譽既是鞭策也是鼓勵,把案子辦扎實、讓群眾滿意,才是該做的事。”
啃硬案敢攻堅 鐵紀護椰城
“剛接到這項專案時,涉案人員名單列了三頁紙,有人說這案子太復雜,不好啃。”王磊回憶2023年查辦一家企業腐敗案的經歷,指尖輕敲案卷封面。當時案情疑難復雜,他帶領專案組駐守辦案點,白天取證、晚上梳理線索,連續奮戰兩個多月。
為摸清資金流向,他帶隊比對5年財務憑證,打印銀行流水上千頁;遇到涉案人員不配合,就從其任職細節中尋找突破。最終該案對11人立案,挽回經濟損失1475.5萬元。“難就難在堅持,方向對就不能退。”王磊說,該案后來被拍成警示教育片,看到片子發揮作用,他覺得所有辛苦都值得。
同樣棘手的還有2022年的一起專案。由于案情隱蔽,王磊創新運用大數據分析,梳理兩名涉案對象的廉政風險點,研判1000余個關聯項目,鎖定13名核心涉案人員。“案情背后藏著‘四風’問題,得精準找出關鍵。”他帶隊日夜攻堅,不僅查實受賄事實,還指導涉案單位以案促改,推動干部作風轉變。
辦案多年,王磊早已習慣了“連軸轉”。2021年在昌江辦案期間,他加班至深夜突發心臟不適,被同事緊急送醫。可第二天,他揣著速效救心丸又出現在辦案點,服藥后繼續提審。“案子到了關鍵階段,我走不開。”直到專案結束,在同事催促下,他才去做了全面檢查。
辦實事解民憂 真情暖民心
在王磊心中,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自己的“心頭大事”。此前查辦海口某學校案件時,他發現該校存在違規收取教材費問題,當即督促整改,最終將110余萬元違規費用全額退還學生。
“辦案不能只查案子,更要解決群眾急難愁盼。”這是王磊常掛在嘴邊的話。在“六水共治”專項監督中,他得知演州河、鴨尾溪存在違規排污問題,連續兩周現場走訪,沿河岸排查排污口、與居民溝通情況,厘清部門職責并推動整改。
查辦民生領域專案時,王磊發現某公司違規收取費用460余萬元。“老百姓掙錢不容易,不能多花冤枉錢。”他立即約談公司負責人,要求全額退還。看到市民紅著眼眶表達感謝,王磊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幫群眾把問題解決好,就是工作的意義。”
在經辦的另一專案中,他注意到群眾反映家附近存在噪聲污染等環保問題,而相關公司負責人消極應對。“這是違反群眾紀律的問題。”他在通報中明確指出情況,并督促該企業整改。整改過程中,工作人員特意征求居民意見以確保群眾滿意,噪聲問題再未出現。
“干紀檢監察,既要鐵面無私,也要心懷溫度。”王磊說,每次看到案子辦成鐵案、群眾難題得到解決,就覺得一切辛苦都有回報。如今,他辦公桌前的案卷換了一本又一本,可“為群眾辦實事、為自貿港護好航”的初心,始終未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