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诰W11月17日消息(記者史子楊 通訊員黃瑞平 謝恬)記者從??谑猩鷳B環境局了解到,近日在巴西貝倫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會場中國角,由生態環境部、中國氣象局指導,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等單位主辦的適應氣候變化中國方案邊會公布了《氣候適應城市典型案例》,??谑袣夂蜻m應型社區新路徑和清涼城市樣板2個案例,作為15個全國優秀案例展示適應氣候變化“中國方案”實踐。同時,北港島生態IP“鯨北北”和漁網手工袋作為“中國禮物”在邊會上限量贈送。

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副主任於俊杰展示海口案例。(??谑猩鷳B環境局供圖)

“北港禮物”在展臺陳設。(??谑猩鷳B環境局供圖)
近年來,??谑幸陨罨瘹夂蜻m應型城市試點建設為抓手,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系統推進氣候適應型社區建設,通過構建“黨建引領+政府主導+社區參與+公益援助”模式,探索出北港島“生態價值轉化”與榮山寮“漁旅融合”兩條特色路徑。北港島可持續發展實踐和榮山寮實踐分別亮相2024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6)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
為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谑蟹e極探索“清涼城市”建設,以生態為基、以工程賦能、以人居為本,通過系統規劃與生態工程相結合,持續保障居民健康與城市運行安全。
在亮點成效上,“清涼城市”建設取得了多方共贏的顯著成果。城市氣候治理能力顯著增強,系統應用的“降溫工具箱”,從區域環境到建筑微氣候的整體優化,一批多元化的示范項目成功落地,形成了應對高溫挑戰的強大合力,實現生態、民生、經濟效益的多贏,讓“清涼”可感可及,其實踐價值與示范意義的經驗做法,為海南乃至全國其他類似氣候條件的城市推進氣候適應型建設提供有益參考。
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科技中心產業室主任張雅京表示,??趯嵺`不僅為國家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試點提供路徑探索,也為東南亞-南太平洋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提供了中國參考。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