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英區海秀鎮以黨建賦能和美小區建設
“黨建紅”引領“家園美”
“自從小區黨支部成立后,煩心事少了,住在這里很舒心。”近日,談及小區的新變化,秀英區海秀鎮北大華府C區業主程女士滿臉笑意。群眾的深切感受,印證了“支部建在小區上”的力量。今年以來,秀英區海秀鎮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和美小區”建設的核心,通過協同共治紓解群眾“急難愁盼”,以多元創新推動“和美小區”建設走深走實。
“紅色堡壘”扎根小區 解鎖居民“幸福密碼”
11月17日,走進展興匯景名城小區,休閑廣場上,居民三五成群,悠閑地嘮家常,一派舒心和睦的景象。
“小區有了黨支部,跟以前不一樣了,我們反映的問題再也不用‘繞彎子’,解決效率可高了。”居民徐先生告訴記者,小區黨支部成立后,無論是路燈維修、管道疏通,還是鄰里糾紛調解這類“小事”,都能通過黨支部牽頭搭建的議事平臺,讓業主、物業等多方力量坐在一起協商共治。
如今,得益于“家門口的黨支部”,小區環境更優美、鄰里更和睦。
“海秀鎮轄區內既有物業小區,也有治理難度較大的‘三無’小區,治理需求多元復雜。”海秀鎮黨委組織委員符舒婷介紹,面對這一現狀,海秀鎮以“支部建在小區上”為突破口,指導成立小區黨支部,并引導熱心公益的業主骨干加入,構建起“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員樓棟長”三級治理體系,讓治理觸角延伸至每一棟樓、每一戶人家,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
截至目前,海秀鎮轄區42個小區已實現黨組織全覆蓋,其中實體型黨支部22個、功能型黨支部20個,黨的組織優勢正源源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實實在在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與歸屬感。
黨建引領協同共治 紓解群眾“急難愁盼”
黨建引領下的協同共治,也讓北大華府C區居民的幸福感持續提升。此前,小區老年人打麻將噪音擾民問題長期存在,鄰里間常有摩擦。北大華府C區黨支部成立后,召集社區工作人員、居民代表、老年活動愛好者及物業等召開多方協調會。經過溝通協調,最終確定由物業選址打造兩間規范化老年人活動室,并配套制定開放時段、音量管控等管理制度,既滿足了老年人的娛樂需求,又化解了鄰里矛盾。
電動自行車充電難、停車亂,是困擾該小區居民多年的另一個堵點。小區黨支部主動扛起責任,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多次聯動相關部門、社區、物業以及居民代表實地調研、共同商討。如今,小區建成充電區域,讓居民告別“充電難”焦慮。“現在下樓就能充電,安全又方便。”業主鄭小燕表示。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今年以來,海秀鎮通過“選優治理帶頭人、搭建議事協商平臺、精準破解民生訴求”三大舉措,累計辦結居民各類訴求3700余件,推動一批小區成功蛻變為鄰里和睦、服務貼心的“標桿小區”。
海秀鎮黨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系統總結推廣成熟經驗做法,以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治理成效,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