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第十二屆中國紅樹林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態學學會紅樹林生態專業委員會2025年年會在海口圓滿結束。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年以來,海南累計營造紅樹林2031公頃,修復紅樹林3322公頃,紅樹林總面積達到7862.58公頃。
據悉,此次會議為期4天,設置了大會主旨報告、專題論壇、研究生論壇和實地考察環節,邀請了來自香港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全國90所科研院校,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國林業科學院熱帶林業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和多家紅樹林相關保護機構的專家、學者和行業代表,圍繞紅樹林高質量保護與修復展開深入交流。
會議期間,組委會還組織了濱海濕地實地考察活動,參會代表們赴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儋州灣濕地及古鹽田,實地調研紅樹林生態系統現狀與保護修復的成效,并開展學術交流與技術研討,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搭建橋梁,助力紅樹林保護修復技術成果轉化。
海南是全國紅樹林分布最集中、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更是連接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路線的生態樞紐。近年來,我省紅樹林群落結構明顯優化,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生態系統的服務功能與穩定性得到同步增強。截至目前,我省累計完成珍稀瀕危紅樹植物回歸與遷地保護800萬株,恢復紅樹林濕地面積750公頃,為種群復壯與生態修復奠定了堅實基礎。
紅樹林作為海陸交界的生態紐帶和重要“藍碳”寶庫,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近年來,我省在全國率先開展紅樹林碳匯方法學研究與實踐探索,全省紅樹林碳交易量已達1.01萬噸,實現碳匯收益100余萬元。
此次會議由中國生態學學會紅樹林生態專業委員會、海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海南省紅樹林研究院)主辦,紅樹林基金會(MCF)、海南大學生態學院承辦。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