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海洋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突破2000億元,海洋經濟占全省GDP比重達到35.5%
海洋經濟“乘風破浪”
今年前三季度,我省海洋經濟“成績單”十分亮眼。
近日,記者從省海洋廳獲悉,全省海洋生產總值初步核算超過2000億元,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在全國沿海省份中也處于領先位置。海洋經濟占全省GDP比重達到35.5%。
海南海洋經濟何以“乘風破浪”?答案源于近年來我省堅持陸海統籌、向海圖強,加快發展深海科技和深海產業,抓好海洋開發,向海洋要生產力、求新增長點,加快建設海洋強省。
一項項技術、一個個故事,見證海南圍繞“向海圖強”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目標,以更大決心、更有力舉措推動海洋強省建設。
筑夢深藍:
打造深海科技創新策源地
11月的三亞南山港,海風強勁。去年底,我國首艘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深遠海多功能科學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號”在此入列,成為深海探索的又一“利器”。
南山港是中國深海科考版圖上不可或缺的坐標,更是海南“向海圖強”的生動縮影。
“一批國內頂尖科研院所、重大基礎設施平臺和重大深海科技項目落地崖州灣科技城高新區,南山港成為全球最繁忙的科考母港之一,形成‘三船兩器一港’深海科考裝備設施體系。”省海洋廳有關負責人介紹。
海南正在因地制宜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打造深海科技創新策源地,全力推進向海圖強,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目前,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深海)啟動試運營,帶動一批深海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在崖州灣本地生產,深海科技產業生態圈已初步形成。
“我們成功突破多項海洋導航領域‘卡脖子’技術,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在三亞深海裝備產業園,海南位姿導控技術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符裕浩介紹,該公司自去年入駐以來,已服務20余家企業和科研機構,自主研發3款新產品。
去年,海南發布《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推進建設海洋強省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將通過實施七大重點任務,穩步提升海洋生產總值在全省GDP的占比,圍繞“向海圖強”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實現再造一個“海上海南”目標,將海南打造成為國家海洋領域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和深海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
從“深海一號”能源站高點俯瞰平臺。 新華社發(中國海油供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