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空協同發力,樞紐能級再攀新高。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前沿陣地,“十四五”以來,海口持續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在航線網絡拓展、港口航運升級改造等關鍵領域精準發力、穩步推進。

海南機場、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新增多條國際航線,并持續加密國內主要經濟圈航班頻次,構建起更高效的全球航空網絡。秀英港、新海港、鐵路南港推進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引進智能化裝卸設備,優化泊位布局,綜合吞吐能力與貨物集散效率大幅提升。交通領域的扎實成效,為海口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筑牢根基。
打通開放“大動脈”
交通樞紐是城市發展的“黃金脈絡”。“十四五”期間,海口以交通樞紐建設為突破口,繪制發展新畫卷。
11月16日,海南航空全新空客A330寬體客機執飛的北京—海口航班,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騰空而起,開啟其商業首航。海南航空A330新飛機當班機長、飛行部副總經理秦涵滌介紹,該新飛機接下來將重點投入歐洲、大洋洲和中東的約15條關鍵遠程航線,持續加密和拓展“空中絲綢之路”網絡。此外,它也將服務于海南航空精品快線和自貿港快線,強化國際與國內航線網絡高效銜接。

在海口吉耐斯試車中心,一臺飛機發動機準備試車。
記者了解到,海口美蘭國際機場聯合海南航空,對海口往返沙特阿拉伯吉達、英國倫敦、新西蘭奧克蘭等多條國際航線進行加密。這一舉措,為海內外旅客往來海南自貿港搭建起了一座座更為便捷的“空中橋梁”,讓世界與海南的距離變得更近。
與此同時,為拓展運輸渠道,滿足多樣化出行需求。瓊州海峽輪渡除了“海口—徐聞”客滾航線外,今年已完成“海口—北海”航線運力升級和雙向對開,并開通“海口—防城”航線,提供多元化出島選擇。“北部灣制造+海南運輸”的物流通道應運而生,重塑了環北部灣區域交通格局,成為推動瓊桂兩省經濟緊密相連的“海上動脈”。如今,海南的熱帶農產品、北海的電子產品、防城港的大宗商品,都能借助船舶實現直達運輸。
不僅如此,海峽股份還積極開拓國際航線,大連至仁川航線已投入運營。未來,將依托海南區位優勢,深度融入RCEP,大力開拓東南亞市場。
拓展開放“新空間”
當前,海南自貿港建設加速推進,對外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為助力海南本土優質水產品擴大出口,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積極優化“活魚”等國際生鮮貨物運輸服務。以往,窄體機生鮮貨物入倉截止時間為航班起飛前6小時,如今已縮短至4小時,達到東南亞鮮活市場客戶時限標準。這一改變顯著增強了海南生鮮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為高端生鮮出口開辟了高效通道。
今年截至11月11日,美蘭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達2.23萬噸,出口至東南亞的水產品同比增長45%,展現出強勁競爭力。空運生鮮,讓海南優質水產品能夠更快、更新鮮地走進國際市場。

11月16日,一架首都航空的航班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降落。
“十四五”期間,海口新能源車輛井噴式增長,過海需求日益旺盛。日前,海峽股份輪渡公司新購入的甲板貨船“綠源九號”取得了船舶所有權登記證書。“‘綠源九號’目前正在進行適配性改造,預計今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瓊州海峽(海南)輪渡運輸有限公司海務管理部部長程昆鵬告訴記者,這艘總噸位7455噸、船長126.8米的貨船,將與“綠源一號”“綠源二號”組建專業化運輸團隊,大幅提升瓊州海峽新能源車輛運輸能力,有效緩解高峰期運力緊張問題。
提升開放“硬實力”
2025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當下,海南正以一系列扎實舉措提升開放“硬實力”,迎接發展新起點。
向西看——位于海口西海岸南片區的南盈濱島導航臺更新改造項目現場一片熱火朝天。52米高的導航臺混凝土結構已封頂,主體工程完工。這座作為指引航班進出海南區域的重要航空導航設施將進一步完善我省民航導航保障體系,為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提供有力支撐,大幅提升區域民航運輸飛行安全水平。

工作人員在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國際貨站格魯吉亞航空零關稅進口倉搬運貨物。
向東看——在海口吉耐斯試車中心,工作人員全神貫注地對一臺寬體飛機發動機進行檢測。近年來,海口吉耐斯在航空發動機維修領域不斷探索前行,為海南航空產業補齊關鍵一環。
在海口“三港”,借助人工智能技術,船舶進出港及泊位使用得到智能化管理——動態調整泊位安排,減少船舶等待時間;智能預警功能及時發現處理潛在問題,減輕調度人員負擔,全方位提升港口作業效率。
當前,海口正以一幕幕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干場景,持續擰緊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的“螺絲釘”,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道路上加速奔跑,向著更高水平的開放、更高質量的發展大步邁進。
記者手記
潮動椰城連四海 開放賦能啟新程
“十四五”期間,海口以強化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為戰略支點,撬動經濟社會活力釋放,奏響了一曲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樂章。
作為開放的前沿陣地,交通樞紐是海口彰顯城市能級的關鍵窗口。空中航線網絡縱橫交錯,跨越重洋,將海口與世界緊密相連,樞紐輻射能級持續提升,成為國際交往的空中要道;港口海運不斷優化升級,讓內陸與沿海的時空距離大幅縮短,為區域協同發展鋪就坦途。
在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下,海口積極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國際航線的加密、貿易往來的頻繁,讓海口成為國內外資本、技術、人才匯聚之地,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

11月17日,綠源二號輪渡載著新能源汽車行駛在瓊州海峽上。
近年來,在海口生活的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交通與開放融合帶來的深刻變革。便捷交通網絡編織起高效出行網,國際商品與服務紛至沓來,市民幸福指數節節攀升,這是開放發展惠及民生的生動寫照。
隨著全島封關運作的到來,期待海口進一步拓展國際航線,提升交通樞紐能級,強化與全球互聯互通,并深化交通與產業協同,以開放促創新,培育新興業態。來年,海口定能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勇立潮頭,以開放之姿、交通之基,鋪就發展通途,展現蓬勃生機。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