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九九精品视频,久久久www免费人成黑人精品,欧美亚男人的天堂,91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海口網首頁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時尚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彩票 
您當前的位置 :海口網首頁 >瓊臺人文 > 民風民俗
南國古風:海南民間舞蹈[二]苗族招龍舞
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 時間:2010-08-21 09:16:02 星期六

  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5項于2005年公布。其中,項目類別為“民間舞蹈”的共有4項,在首批保護名錄中約占六分之一,它們分別是:黎族民間打柴舞、黎族民間舞蹈《咚鈴伽》、文昌盅盤舞和苗族招龍舞。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發展,一些原生態的民族民間舞蹈已面臨瀕危狀態。所幸對于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民間舞蹈,海南省有關方面正在制定保護計劃、落實保護措施。本專題介紹的就是這4項有著古老歷史淵源,也有著濃郁海南地方民俗色彩的海南民間舞蹈。

  二、苗族招龍舞

  歷史淵源

  招龍舞產生于早期民間祭祀宗教文化活動,是苗族遷入海南島后,在特定的生活環境和生產勞動中,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積淀而形成的。有史料記載,在明代時期,朝廷強行征兵,苗族人便來到了海南島。也有一些苗族人因生活困難所迫,從廣西渡海來到海南。

  苗族人居住海南島后,過著無定居的艱難生活,他們為了尋求精神上的寄托,焚香祭祖,祈求平安,保佑他們豐衣足食,風調雨順,安居樂業。自古以來,苗族都把盤王視為超自然、超人間、靈魂不滅的神祗。苗族崇拜祖先并視龍為祖先,凡家人、六畜不安,都求祖先公來驅邪,保平安。舉行祭祀儀式時設壇焚香,殺雞、宰豬祭拜祖先,祭拜完畢,由文、武大道公手持代表龍的長木劍,頭戴龍帽,身穿繡有龍圖案的長袍,帶著小道公以舞蹈為形式,手舞足蹈表演祭拜祖先招龍的各種動作。這種“做齋”跳的舞,在每年的農歷元宵、七月十五和八月十五等時段進行。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這種祭祀活動逐漸形成了民間約定俗成的信仰習俗。

  主要價值

  ●招龍舞的表演形式獨具特色,保留和傳承苗族原古的宗教文化,具有原生態文化的基本特征,富有民間傳統舞蹈的藝術特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招龍舞歷史悠久,祭禮民俗濃重,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海南原古的苗族人民在與大自然搏斗過程中的一種民族宗教信仰的精神文化,這對于探討和了解海南苗族民族宗教信仰及其宗教歷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招龍舞活動具有濃厚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它是群眾自發組織的一種民間活動,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在苗寨中群眾自由參與活動,豐富了文化生活。這對于保護和傳承招龍舞民間舞蹈活動,為促進海南苗族民俗文化的繁榮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編輯:謝軍輝)

網友回帖

       m.8x8x7.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泰顺县| 区。| 宝坻区| 大城县| 三原县| 隆安县| 呼玛县| 新晃| 丰台区| 临泉县| 潞西市| 噶尔县| 赞皇县| 竹北市| 垫江县| 郁南县| 荔浦县| 金乡县| 府谷县| 台前县| 崇明县| 胶南市| 肇东市| 从江县| 锡林浩特市| 阿坝| 个旧市| 静安区| 大荔县| 开远市| 吉木萨尔县| 珠海市| 大同县| 古浪县| 临桂县| 新田县| 冷水江市| 文安县| 中超| 新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