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诘脛偕陈?,曾經是各類商品集散地。
?
商賈如流繁華地
海南人中,鮮有人不知得勝沙的,這里曾經是各類商品的集散地,一時繁華。
海南島四周環海,自然港口眾多,是太平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如此有利的地理位置,使海南各關口的對外貿易較早就繁榮了起來。
南宋乾道年間(1165-1173年),海南設立瓊州市舶分司,專門管理海外貿易。島內主要門戶瓊山、澄邁、臨高、文昌、樂會(今瓊海)等處均有市舶活動。自此,海南島的海外貿易日趨發達。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我國東南沿海設立海關,管理“海關貿易”。??诳偪谧鳛榛浐jP總口之一,大力開展經濟交流,商業貿易頗具規模,成為當時海南的商業中心。
咸豐八年(1858年),清廷與英法帝國主義者分別締結《天津條約》,瓊州口(現海口)被辟為對外通商口岸,得勝沙作為港口街道而迅速發展起來。各式洋行、外商辦事機構爭相興建,外資大量輸入。瓊州口一定程度上成為各類商家的角逐場所,而得勝沙則成為海口洋行最多、爭奪最為激烈的地方。一時間洋酒、洋布、洋油、洋火、“三五牌”香煙充斥街頭,??诘倪_官顯貴、紈绔子弟、名媛佳麗,甚至外國傳教士也紛紛出現在得勝沙。任商賈如流,車馬喧囂。
二十世紀初葉,中法醫院、郵政局、民國政府中國人民銀行設辦事處、海南醫院、“??诖髲B”、海口海關
等于得勝沙相繼落成,尤其是“??诖髲B”(俗稱五層樓)的建成,幾乎成為??诘臉酥?,在當時最為出名。因其位置顯赫,商賈紳士頻頻光顧,“五層樓”作為他們商洽生意、從事社交的主要場合,夜夜笙歌,宛轉迷醉。而能夠在“五層樓”里住宿、喝茶、品酒也曾一度被認為是高貴身份的象征。
此時,隨著航運、貨棧、商店等商業蓬勃發展,昔日海田河畔的外沙,已成為上世紀三十年代??谑凶罘比A的主要街道之一,引領著海南現代化的步伐。
1937年,??诤jP從中山路遷至得勝沙,使得原本繁榮的街道更加興盛。新中國成立后,城建突飛猛進,靠帆船駁運的得勝沙碼頭被現代化水平較高的秀英碼頭和新港碼頭取代,后來建起的長堤西路,因其寬敞筆直,更是直接代替了得勝沙的主要交通地位?!拔母铩逼陂g,得勝沙因早年對外商的開放,曾一度更名為“反帝路”。直至改革開放后,得勝沙商城林立,又重新繁榮起來,人們熟悉的“得勝沙”也恢復了原來的名字。
如今,得勝沙街已由??谑姓顿Y600多萬元改建成了一條步行街,使這條原本全長500米的街道基本保留了歷史的余韻。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诰W http://m.8x8x7.com [來源: 南海網-海南日報] [作者:周娟 周泉根 李幸璜] [編輯:李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