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哪些壟斷該調查?
日前,再一次由成品油降價而引起的“柴油荒”意料之中地到來了。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張躍曾表示:“為什么油荒會重復若干年,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壟斷,石油市場沒有建立公正公平的貿易體系,沒有按照價值規律配置資源,才會造成不斷的油荒。”
在發改委調查電信、聯通壟斷行為的當下,對于中石油、中石化的質疑聲再起。11月10日有不少網友提出:“現在油荒這么嚴重,發改委為什么不調查‘兩桶油’?”
但有觀點稱,《反壟斷法》給予了石油企業豁免權,不會涉及石油領域,因此有關部門不會查處幾大石油巨頭。
對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反壟斷法》起草專家對記者表示,《反壟斷法》第七條確實表示對“國有經濟占控制地位的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以及依法實行專營專賣的行業,國家對其經營者的合法經營活動予以保護”,但這并不意味著石油公司有豁免權。
他解釋,第七條法規的通俗解釋是,對于一些行業政府已經給予其行政壟斷權的行業以及實行價格管制的產品,《反壟斷法》不再去涉及,例如石油的開采準入權等政府已經明確就是由幾大石油公司來做,成品油的價格也是由定價機制來決定,這些作為《反壟斷法》的執法部門都不再去涉及。
但他強調,石油公司比較是企業,在其經營中,若存在濫用市場地位,例如強行搭售,或者拒絕交易的行為都屬于壟斷行為,這些行為執法部門還是可以去查處的。
資料顯示,早在2008年,一些民營油企就曾提出“兩桶油”在油荒時“斷供”涉嫌拒絕交易,計劃對其提出反壟斷控告,但此后也不了了之。
專家聲音
反壟斷不是要打垮某企業
一位不愿具名的曾經參與《反壟斷法》起草的專家對記者表示,“這次調查的企業是央企,并且具有壟斷色彩,說明在《反壟斷法》實施后,執法部門真的是做了工作,說明中國市場經濟正在趨向成熟。”
他表示,雖然有歷史的原因導致互聯網接入主要是幾家央企在做,但這畢竟是個開放的市場,開放市場的重要規則就是反壟斷。反壟斷的目標并不是要打垮哪家企業,其真正的目的則是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服務,即更好的價格和通話質量。此次調查也是給予所有企業和市場一個信號,即政府要推動建設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新京報,記者鐘晶晶)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