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是城市化進程中的頑疾,但在廈門卻有一個城中村每年吸引著數(shù)百萬游客,在村內的五街十八巷中隨處可見美麗景象——這就是被譽為“中國最文藝漁村”的廈門曾厝垵。9月27日,??谖拿饔^摩團來到曾厝垵了解學習破落城中村是如何蛻變成最文藝漁村。(見??诰W報道)
廈門曾厝垵從一個小漁村成功轉型為最文藝的城中村。曾經破落的城中村已改頭換面,蚊蟲肆虐的時代走向末路,城中村迎來了文明、衛(wèi)生的時代。
轉型最大的創(chuàng)新經驗是采用政府引導、基層社區(qū)自治的模式。轉型前,曾厝垵在經濟快速發(fā)展過程積下了不少問題:小客棧、大排檔等違章建不斷增加、假日道路就“行不通”、生活垃圾隨處可見……不管是村民自發(fā)成立護村隊,與來自街道、公安、協(xié)警的工作人員組成聯(lián)合巡查隊,還是制定《曾厝垵文創(chuàng)村自治公約》,都是動員村民參與建設實踐的好舉措。
曾厝垵轉型的另一大亮點在將閩南的本地特色結合多元的新文化,而非全部“換血”,這讓它更為規(guī)整、大方。在治理過程中,曾厝垵保留了古厝、村巷和當年華僑大量建造的紅磚古厝及南洋風格的“番仔樓”,這些特色的漁村文化為曾厝垵增添了別樣的色彩,清新文藝的風格,吸引了大批師生和青年來到這里用音樂記錄曾厝垵一切,而聚集在海濱一隅的各式小吃、風情民俗和特色酒吧也吸引了各地游客,帶動了本地的經濟。
轉型并非一勞永逸,更多是體現(xiàn)在日常管理上。曾厝垵的聯(lián)合巡查隊,每日巡查治安和衛(wèi)生,對不文明現(xiàn)象及時進行勸導、教育。文明、衛(wèi)生的改變正是靠著村民們的不斷堅持,曾厝垵才得以順利轉型。
這一次便民利民城中村的文藝轉型離不開雙創(chuàng)的建設,離不開各個基層單位的努力,更離不開人民的積極響應和配合。曾厝垵這次利民便民的城中村轉型,也給我們建設??诩覉@樹立一個榜樣,“雙創(chuàng)”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牢記,需要每一個人參與,需要每一個人給予力量!
?
自10月8日起,《??谕韴蟆?、??诰W將持續(xù)推出專題文章,展現(xiàn)貴陽、廈門兩座文明城市的文明創(chuàng)建歷程。為進一步學習文明創(chuàng)建經驗,打造??凇笆咨浦恰保逗?谕韴蟆?、??诰W向市民征集文明感悟,歡迎各位各位市民踴躍參與。
市民可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參與:
1.在新浪微博上@海口網直接留言,留言格式為:#文明觀摩行#+您的留言。
2.關注“??诰W”微信公眾號,直接回復:“文明觀摩行”+您的留言,即成功投稿。
3.下載??诰W新聞客戶端《無線??凇稟PP,在《我報新聞》欄目直接發(fā)帖參與,并注明內容為“文明觀摩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