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外國語學校污染事件:環保部和江蘇省成立聯合調查組
常州市政府稱3月檢測符合國家標準
作者:李超
中青在線常州4月18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超) 針對常州外國語學校近500名學生身體異常情況,目前,環保部、江蘇省政府已成立聯合調查組,教育部也表示在關注此事。
央視新聞4月17日報道,常州外國語學校是江蘇省內較好的一所初中學校,自2015年年底開始,很多在校學生不斷出現不良反應和疾病。先后有641名學生被送到醫院進行檢查。有493人出現皮炎、濕疹、支氣管炎、血液指標異常、白細胞減少等異常癥狀,個別的還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惡性疾病。經檢測,該校區地下水、空氣均檢出污染物。
昨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登錄常州外國語學校網站,其網上公布了今年3月由學校和家長分別委托的兩家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
今年4月15日,由常州市環境科學研究院蓋章出具的“關于常外校區環境檢測結果的說明”,其中表示,今年3月24-26日,由上海一家公司在常州外國語學校校區內開展采樣工作,采樣內容涉及室內空氣、土壤以及地下水,采集樣品送到兩家不同的檢測公司進行檢測。
該說明指出,由于兩家公司在室內空氣檢測采用了不同的檢測方法,導致部分因子檢測限有所差異,但不影響評價結論。對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兩家公司檢出的甲醛、TVOC、苯、甲苯、二甲苯的值,均遠低于標準限值要求。土壤地下水檢測結果滿足學校環境質量要求。
曝光常州外國語學校新址周邊存在污染問題后,常州市委、市政府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成立聯合調查工作組,宣布“對環境污染‘零容忍’,本著對師生健康高度負責的態度,迅速認真調查核實并依法處置,對存在的問題絕不姑息,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開。”
據當地媒體報道,今日凌晨,常州市政府回應:2015年12月下旬以來,常州外國語學校北側原常隆、華達、常宇化工地塊土壤修復過程中散發異味,給周邊學校學生、老師的正常學習和教學帶來一定影響。
事情發生以后,常州市和新北區兩級黨委、政府迅速采取了相關措施進行處置,按照公開修復方案、公開監測結果、公開驗收結論、接受社會監督“三公開一監督”原則,對該地塊用途作出重大調整,同時組織實施該地塊修復調整工程,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土壤及地下水的環境風險。
今年2月15日,原常隆、華達、常宇化工地塊土壤修復調整工程通過驗收,專家組作出結論:工程已達到預期環保治理效果,空氣質量監測完全達標。3月下旬,學校、家長分別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對常州外國語學校校區室內空氣、土壤、地下水進行了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檢測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及相關要求。
目前,全校應到校的2451名學生中,除1人事假、3人病假、4人正在辦理轉學手續外,其余學生全部到校;210名教師中,除3人病假外,其他教師全部到校,學校教學秩序正常。
常州市政府表示:“歡迎社會各界監督,對于媒體報道提及的相關問題,我們將按照‘客觀公正、依法處理、公眾參與、信息公開’的原則,認真調查核實,依法處置,對存在的問題絕不姑息,調查結果我們將及時向社會公開。”
據了解,4月17日晚消息,有關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周邊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環境保護部、江蘇省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并成立聯合調查組,將盡快趕赴常州進行現場調查。調查結束后,將及時向社會公布相關情況。
?
?
相關鏈接:
農藥第一股諾普信牽連常州學校污染 近500學生身體異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