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能夠自理了,行走的時間也比剛出院那會長了,恢復得很好,真是太感謝賈主任了,感謝所有的醫護人員。”在近期的關節外科電話回訪中,化膿性髖關節融合患者陳阿婆的姐姐激動地說道。
原來,68歲的陳阿婆終于結束了長達50多年的蜷縮人生——因幼時髖關節化膿未及時治療,她的右腿關節早已僵化成“鐵塊”,無法正常行走、坐立,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此后的半個世紀里,家人帶著她輾轉求醫。一次偶然的機會,陳阿婆了解到,海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關節外科賈丙申主任團隊,在治療此類疾病方面經驗豐富。于是3月初,在家人的陪伴下,她來到了賈主任門診就診。
入院完善檢查后,醫生發現陳阿婆的髖關節早已在脫位的情況下完全融合掉了,其整個髖關節結構嚴重異常,并且陳阿婆的體重基數大、心肺功能也很差,這意味著術中解剖位點非常難找。針對陳阿婆的病情,關節外科團隊經過詳細判斷并多次溝通討論病情后,為陳阿婆制定了個性化的手術規劃,決定由賈主任等人為其開展機器人輔助下的前路髖關節置換。
術前檢查
機器人輔助下的前路髖關節置換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但對術者的操作技巧和手術經驗要求極高,尤其是針對陳阿姨這樣髖關節后脫位下融合的髖關節患者,術者將面臨股骨頸截骨困難、髖臼顯露受限等核心難題。
手術示意圖
術中,由于陳阿婆的基礎疾病影響,加之其長期不活動造成的骨質丟失大、骨質異常疏松、皮質十分堅硬等,讓原本擬定好的機器人定位難以實施,通過各種方法的機器人定位都會存在較大誤差。鑒于此,賈主任等人立即改用人工定位,并憑借豐富臨床經驗以及精準的微創操作,順利完成截骨與假體位置安放。最終,在手術團隊的密切配合下,手術圓滿成功。
陳阿婆DR檢查報告結果
術后,考慮到陳阿婆病情的特殊性,關節外科團隊沒有立即讓陳阿姨進行下地行走,而是對其髖關節進行了兩個多禮拜的保護。目前,陳阿婆恢復良好,髖關節也從原來一動不動,屈膝30°的畸形狀態,恢復到現在能夠站立、行走,并實現日常生活問題的自理。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謝謝你們,沒想到自己還能站起來,簡直像夢幻一樣,”陳阿婆感慨道。
術后檢查
賈主任、焦醫生等為陳阿婆進行關節鍛煉
術后陳阿婆扶著助行器行走
此次機器人輔助下的前路髖關節置換的成功應用,不僅體現了我院關節外科在微創關節置換技術上的成熟,更展現了團隊應對復雜病例的綜合實力。海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關節外科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海南省關節類限制性技術培訓基地、海南省數字療法(骨科)試驗中心,長期致力于復雜髖膝關節的診療與研究,在化膿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關節重建、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未來,科室將繼續深耕診療技術,為更多關節疾病患者,提供優質解決方案與診療服務,助力健康海南和健康中國建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