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家中積水 加強物理防護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家庭防蚊清單》
家庭是蚊蟲防控的第一道防線。7月25日,海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家庭防蚊清單》,提示市民及時清除家中蚊蟲孳生地,加強物理防護,通過科學使用藥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等方法,長期堅持防蚊。
陽臺和窗臺須重點清理積水容器,避免積水。地漏、排水口等處可用防蚊網罩住,并每周用開水沖洗一次,以殺滅可能殘留的蚊卵。廚房杜絕“隱蔽積水”,餐后要及時清理水槽殘留的水。衛生間保持干燥無積水,洗手池、浴缸使用后要及時排水,擦干池壁。戶外和庭院的排水溝要定期疏通,清除落葉、淤泥,確保排水通暢。農村院落與戶外區域,房前屋后柴草堆和廢舊農具下的積水要定期清理,農用塑料薄膜、化肥袋等要展開鋪平,避免凹陷處積水。村口公共溝渠若堵塞,及時聯系村委會組織清理,避免雜草叢生導致積水滯留。
在美蘭區博愛街道南聯社區,消殺人員使用超低熱量噴霧器進行滅成蚊消殺工作。(美蘭區博愛街道辦事處供圖)
物理防護很重要,家中可安裝紗門、紗窗,破損處要及時修補。傍晚和清晨是伊蚊活躍時段,應盡量關閉門窗,或使用紗窗通風;外出時注意個人防護,可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減少皮膚暴露;農村居民在田間干活時要穿長袖勞保服,袖口、褲腳用橡皮筋扎緊,戴寬檐草帽(帽檐可縫一圈防蚊網),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的驅蚊液。傍晚后盡量不讓孩子在柴草堆、豬圈附近玩耍,避免接近蚊蟲密集區。
必要時可科學使用藥劑,室內可使用電蚊香液、蚊香,但應選擇正規合格品牌,避免在密閉空間長時間使用。需特別注意的是,兒童、孕婦、老人及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房間應盡量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藥劑須放在兒童接觸不到的地方,過期藥劑按垃圾分類處理。
消殺人員在新風里社區開展滅蚊消殺工作。記者 孫士杰 攝
城市居民可每周固定一天進行全家“防蚊大掃除”,發現小區公共區域有積水或蚊蟲密集的情況要及時向物業、居委會或疾控部門反饋。農村居民可聯合鄰里定期開展“全村滅蚊日”,共同清理村口池塘、共用排水溝等公共區域的積水;養鴨、養魚的農戶可將鴨群趕到積水較多的田間或溝渠,利用鴨子吃蚊幼蟲的習性減少蚊蟲。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